兵团政务网

寸心藏赤城!护边员的“小心机”点亮边境线

发布时间:25年07月22日 信息来源: 编辑:兵团长安网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张涵奇

在第九师白杨市166团某边境警务站门前,一排排石头藏着护边员侯蕊的“小心机”。

石上丹青 把日子画进山河

刚入职2个多月的侯蕊拿起画笔,让光秃秃的石头蜕变成珍贵的艺术品。一家三口同走巡边路的剪影、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夕阳中挺拔的守护者背影,每一笔都勾勒着戍边生活最动人的瞬间。

图片33

侯蕊不仅是一名护边员,还是一名警嫂。她摩挲着一块青灰色石头,指腹蹭过边缘的棱角,“自己的先生是名戍边警察,我追随着他从千里之外的东北来到了最西北。直到成为一名护边员,才真正明白这群战士的不易。”那些精心绘制的石头,都是巡逻路上悄悄带回的坐标。石头上的色彩在风沙中或许会褪去,但每一笔都刻着她对这片土地的接纳与热爱,让并肩守边的日子有了看得见的模样。

菜畦烟火 黄土里种出的生机

执勤房旁的小菜园,是护边员们心照不宣的“小心机”。初夏从团部回来,班长的背包总被塞得鼓鼓囊囊,打开全是湿布裹着的菜苗。“在这边防线上能吃上口自己种的新鲜菜,比啥都强。”他边说边招呼大家翻土,动作轻柔。巡逻归来再累,脚步也总不由自主先拐向菜园,看看番茄又红透了几个,豆角、黄瓜藤是不是该搭架子了。

图片34

那抹在黄土地里鲜亮的绿,不只是给单调的执勤房缀上了色彩,更成了对抗戍边孤寂的武器。用亲手栽种的生机,给艰苦的日子注满烟火气。随手摘颗山泉浇灌的黄瓜番茄,饱满的酸甜汁水在舌尖炸开,恍惚间尝到家的味道。执勤完疲惫地抬眼,望见铆着劲儿生长的菜苗,浑身又攒足了往前冲的劲儿。这方巴掌大的菜园,藏着他们在风霜里不曾褪色的热忱,更藏着一群人相互依偎的温情。

歌声破寂 小院里的即兴欢腾

在警务站站长冯波波心里,还藏着点“小心机”。他深知年轻护边员面对日复一日的枯燥生活,难免倦怠。这天,他从库房翻出落了灰的卡拉OK设备,招呼大家:“大伙儿都过来!淘着件好东西,保准合你们胃口!”他喊人搭手,在院子里支起设备。连接线一插,麦克风一递,明快的旋律骤然漾开。冯波波干脆组织了场即兴唱歌比赛,跑调的嘶吼混着爽朗的笑,搅热了院子的沉寂。

笔底千钧 账本与国旗的重量

他们的“小心机”深处,更藏着对脚下热土深沉的爱。老班长刘光铜那本磨得发卷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记着:“执勤点物资清点”“维修明细”“给母亲买降压药”“田里支出”…… 一笔一划浸着温度,字里行间全是牵挂。他总说自己能耐有限,也要把汗水洒在祖国的边防上。

图片35

每次升国旗前,护边员们总会跟着老班长,对着窗玻璃的反光仔细整理着装。袖口按严,衣襟抻平,衣领调正。老班长攥着衣角叮嘱:“得让国旗看着,咱守边的人,精神头足着呢!”这细微到衣褶里的尊重,是一群渺小个体对宏大使命最虔诚的回应。

微光成炬 边境线的默契守护

夏季山间的雨夜,泛着凉意。夜间巡逻间隙,车巡组班长看见蜷在后座打盹的年轻护边员,悄悄解下自己的迷彩外套,轻轻盖在他身上,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梦里的安稳。

和家人通电话时,没人提过暴雨冲毁巡逻路的惊险,也没人说过深沟里的滑坡风险,只笑着讲:“山里雨后的空气甜丝丝的,混着草香土腥,城里哪闻得到这味儿?”

一起加固铁丝网,铁丝穿过卡扣发出清脆的“咔嗒”声,有人攥着钳子念叨:“得把这网扣拧得再紧些,让它们死死咬在一起,密不可分才好。”

图片36

在这条漫长蜿蜒的边境线上,这些细碎的“小心机”,在日复一日地守护里,织成了一张温暖而坚韧的网。让孤单的守护变得沉甸甸、暖融融,也格外坚实。他们深知自己如浮海一粟,却甘愿做那粒最执着的粟米。

当目光掠过他们被风雪雕刻的脸庞,在那些藏着温度的“小心机”里,便终于懂得:所谓伟大,正是无数渺小的坚守;所谓永恒,恰是每个当下的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