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到兵团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让青春之光在伊犁河畔闪耀!这,是90后法官王聪的选择。
王聪,男,1993年11月生,中共党员,山西万荣人。2016年大学毕业后,他扎根新疆伊犁,现任伊宁垦区人民法院执行庭副庭长、二级法官。9年间,他从“热血青年”成长为兵团政法系统“成绩突出个人”,2篇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1篇稿件获全国法院网络宣传优秀成果,荣立个人三等功,连续5年获评优秀公务员,获“师市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伊犁河水潺潺,见证着他的耕耘与收获。
实干筑基,打造司法“精品点”
王聪先后在书记员、法官助理、审判员、阿合奇法庭负责人等多个岗位任职,不论身处何种岗位,他都兢兢业业,让青春在实现“我的梦”的征途上闪耀。
他注重增强调查研究能力,锤炼自身审判素养,通过总结裁判经验,参加兵分院举办的优秀裁判方法评比活动,荣获一等奖。撰写的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度知识产权50件典型案件”。撰写的文章2024年荣获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网络宣传优秀成果”。
他深入思考和总结提炼,针对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撰写《以看得见的“力度”感受到的“温度”助企纾困解难》;针对基层社会治理,撰写《便民利民三个“多一点”,兵团伊宁垦区法院让司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等文章,分别被中国长安网、兵团长安网等采用,让更多职工群众了解兵团基层法院的工作。
枫桥新篇,巧解纠纷“千千结”
2023年起,王聪负责阿合奇人民法庭工作。他提出“三调联动”纷纷化解机制,以“法理情”相融解开当事人心结。王某某等9名务工人员以某公司拒绝支付劳务报酬为由,将该公司大门封堵并拦截公司车辆,严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诉至法院后,王聪联合派出所、人民调解员协同释法,9人从不理解到认可,最终签订调解协议,公司得以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后续也已履行完毕。
在一段时间里,婚姻家事案件在法庭受理案件中占较大比例,针对这个问题,王聪将“和+”理念贯穿案件调处始末,建立夫妻共同财产申报制度、家事调查制度等,让家事审判有温度、有力度、有速度。年度受理婚姻家事纠纷较去年同期下降30%。
他及时总结个案反映出的基层治理问题,撰写的《以个案司法为切口推动借款合同纠纷多元预防化解》案例,入选了最高人民法院典型案例暨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选编(八)第291号案例。
红色赋能,赓续法治“精神脉”
法庭管辖的七十二团,源于1927年湘鄂赣边界的游击队、赤卫队,前身是战果累累的“八路军一二〇师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北越天山,驻防伊犁,是疆内唯一保整建制保持至今的老红军团场。
王聪依托“红军团”、七十一团“骑兵连”等丰富的红色资源,筑牢法庭建设根基。他以推动“无讼连队”建设为抓手,弘扬“传承红色基因,涵养文明连风”理念。发挥红色基因地缘优势,打造“红色法治文化长廊”,以兵团精神、胡杨精神、老兵精神等为精神内核,不断汲取红色法治营养。开展模拟法庭、法庭开放日、群众旁听庭审等活动10余次,将法庭打造成青少年及职工群众的红色法治教育基地,让法治精神与红色基因交相辉映。
作为共产党员,王聪以“如我在诉”的情怀践行司法为民,用无悔青春书写法治担当。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伊犁河畔,他以青春之名,守护万家灯火,绘就边疆最美的法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