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无人机惹祸之后,法官把法庭“搬”进棉田

发布时间:25年07月11日 信息来源: 编辑: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毛兰·卡的  薛静

塔克拉玛干边缘的盛夏,万亩棉田涌动着翠色浪潮,本该是孕育丰收的热土,却因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掀起了一场邻里风波。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51团3连,棉农买某雇请工人艾某操作无人机为自家棉田喷药时,药雾被风吹向邻居张某与马某合伙承包的棉田。由于药剂对张某家棉花有害,150亩棉苗出现斑驳损伤,丰收的希望蒙上阴影。

张某心急如焚,要求买某和艾某共同赔偿25万元,双方却因受损面积和赔偿金额争执不下,矛盾不断升级,甚至闹到团场信访部门。

图木舒克市人民法院图木休克人民法庭负责人毛兰法官深知此案棘手,证据固定困难、损失金额认定复杂。若走第三方评估程序,不仅成本高,还可能让矛盾进一步激化。“不能让小纠纷拖成大问题!”毛兰法官果断启动涉农绿色通道,联合综治办、连队“两委”组成调解专班。

图片10

调解团队顶着烈日,深入田间一垄一垄实地勘验受损棉苗;采用“一对一”方式与双方细致沟通,梳理核心诉求;再组织双方坐在一起协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毛兰法官更是亲力亲为,手持卷尺穿梭在棉垄间,精准丈量受损范围;捧着计算器反复核算,从棉花单株产量到市场行情,把每一笔损失都算得明明白白,真正把账“算到棉花根上”。

图片11

在多方不懈努力下,这场一触即发的纠纷迎来转机。买某和艾某最终同意赔偿张某、马某经济损失17万元,并当场兑现85000元现金。剩余款项双方约定,待今秋棉花采收变现后,于10月25日前付清。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的那一刻,连日来的紧张氛围终于消散。

图片12

此次调解不仅为农户节省了高昂的鉴定成本和诉讼时间,更以当庭履行的诚意,在邻里间重新架起信任的桥梁。也成功阻断了信访案件的发酵升级,守护了连队的和谐安宁。正如毛兰法官所说:“土地连着心,邻里贵如亲。我们的目标要做的,就是让矛盾不出连、不出团,在田埂边就把疙瘩解开。”

如今,棉田重归宁静,新生的棉桃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这场因风而起的意外风波,在法与情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结出了理解与和谐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