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之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白杨市正奏响冬春交替的时空变奏。室外的空气裹挟着彻骨的冰冷,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扑向我的脸庞,逼得人慌忙摇紧车窗。
我们驾车沿着边境线蜿蜒的小路一路向北。抬眼远眺,远处的山脉隐匿在氤氲的灰白雾气中,如梦似幻,恰似人间仙境。积雪沿着山脊流淌的模样,恰似古人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的诗意写照。
山中的积雪远比山下厚重。经历两天倒春寒的雪花眷顾,此刻在冷暖空气拉锯中逐渐消融,细流汇聚成溪,最终在我们巡边的必经之路上漫涌成河,浩浩荡荡地涌入了我寻觅灵感的巡边路。
转过山弯时,正遇上护边员班长老王带队疏通涵洞排洪渠。眼前的积雪厚得超乎想象,每铲起一锹,都需使出浑身解数。老王一边奋力劳作,一边说道:“把这条排洪渠挖通,往后雪水就能顺着这条沟流走,毕竟水往低处流嘛。”
顺着老王的话语,我望向这些忙碌的护边员。这群汉子的脸庞都泛着冻伤特有的深红,随着一锹接一锹的节奏,新挖的泄洪渠已贯通涵洞与桥洞,融雪在沟底汩汩流动。在这冰寒的雪水旁,他们呼出的热气瞬间化作白雾,与周遭冰冷的气息交融在一起。
我忍不住上前去,即使我的问话被北风卷走大半:“这么冷的天,活儿又这么累,你们不觉得辛苦吗?”
“习惯啦,咱既然干了护边员这份工作,这点辛苦根本不算啥。这巡逻路就像咱的生命线,必须得悉心守护好。”一位年轻的护边员抬起头,憨厚地笑了笑说道。
在公路的斜对面,民警小冯与我的同事小李,正带领着护边员们清理桥洞、涵洞里的积雪和淤泥,身旁放着锈迹斑斑断裂的钢管。
“这些钢管是刚放进去的吗?” 我满心疑惑,向他们问道。
“不是,这些都是老物件了。我们现在要仔细检查管道有没有损坏或者堵塞的地方。等大面积融雪的时候,它们就能发挥大作用了。”同事小李一边擦拭着额头的汗水,一边耐心地向我解释。
听完同事的解释,我刚想继续追问,前方突然传来机械轰鸣。公路更远处,一群人正围在一处泥泞路段。我和小李打了声招呼,便朝着那边走去。
到了近前,只见几位护边员正协同挖掘机,将沙砾土堆砌在路的一边,顺便挖出一条泄洪渠。
我上前搭话:“这堆在路边的砂砾土可以挡住洪水吗?” 护边员老刘直起腰,喘了口气说:“能起到一定作用。这路是咱们巡逻的必经之路,开春雪水反复泡软路基,巡逻车轱辘都得陷进去。要是遇到紧急情况,那可就麻烦大了。”
说话间,挖掘机挥动巨臂,在一处用力一铲,被堵住的水流瞬间找到了宣泄口,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绕过巡逻路,顺着排洪渠奔涌而下。护边员们也没闲着,迅速转换阵地,拿起工具,修整路两旁的路基。
我看着他们专注的神情,不禁思索,这些看似普通的工作,实则是戍边使命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每一次俯身检查桥洞、涵洞,每一回用力清理积雪与淤泥,都是在为可能到来的融雪危机筑牢防线,为这片土地的稳定与安全默默夯实基础。
一路走来,我忍不住记录了他们忙碌的身影,镜头定格的瞬间,我深知,这不仅是一组影像,更是戍边精神最质朴的注脚,他们守护的,远不止一段段巡逻的道路、一座座静默的桥洞,而是社会治理下不容侵犯的安全底线,是身后无数职工群众得以安稳生活的坚实依靠。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中,他们以平凡之举铸就不凡,用坚守诠释着戍边的伟大意义,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这份责任的重量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