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建好职工群众家门口的“解忧站”
发布时间:25年03月27日
信息来源:
编辑: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作者:兵团日报评论员
平安是民之所盼、发展之基。近年来,兵团认真落实中央工作部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让综治中心成为服务职工群众的窗口、化解矛盾的前沿、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全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就是在法治轨道上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各级党委政法委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化水平,确保职工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整合资源,规范阵地建设。综治中心是一个集平安建设、矛盾化解、法律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只有整合资源,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才能提升治理效能。要统筹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有关功能,加快优化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等办公区域,让各部门在综治中心这个平台上各司其职、协同发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方便群众,让群众少跑腿。综治中心是职工群众家门口的“解忧站”,要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挥职工群众识别矛盾的敏锐性和解决矛盾的能动性,畅通和规范职工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完善职工群众诉求的登记、受理、办理等工作,着力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做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确保职工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运用法治方式,弘扬德治文化。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综治中心要坚持依法治理、依法办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因地制宜探索完善“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鼓励职工群众参与法治监督,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促进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标本兼治。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领导是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充分释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强大效能,把矛盾纠纷和隐患消除在基层,夯实平安基础,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