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瓦罕走廊

发布时间:24年01月23日 信息来源:喀什边境管理支队 编辑:李忠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张文文

从喀什市出发,沿着中巴友谊公路穿越喀喇昆仑山,在帕米尔高原南端与兴都库什山脉北端之间,有一个举世闻名的千年古道,那便是瓦罕走廊。

图片

瓦罕走廊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全长三百多公里,连接我国与阿富汗,约有四分之一在我国境内,另四分之三在阿富汗境内,两侧又分别毗邻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古道东端入口的一狭窄地界,驻守着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喀什边境管理支队排依克边境派出所移民管理警察。

图片

自张骞凿空西域以来,瓦罕走廊成为了连接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东西方文明的十字路口”,在瓦罕走廊不远处的一处高山上,还保存着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城堡——公主堡。公主堡在高高的山头上,“俯视”着进出瓦罕走廊的一切,其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然而,随着古丝绸之路的沉寂,瓦罕走廊被困在各国的国界线之间,从此几乎与世隔绝,被人遗忘。

图片

如今,因为种种原因,瓦罕走廊形势愈加复杂。从地图上看,阿富汗像是通过瓦罕走廊向我国伸出了一只“小手”,而我国段的瓦罕走廊几乎是将自己的“胸脯”与“臂膀”坦露在其他三个国家面前。

不管形势如何复杂,历史上,我国从来没有放弃过这片土地。1949年解放军进驻蒲犁(现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1951年便成立了排依克工作站驻守在瓦罕走廊。

图片

排依克边境派出所承担着2500平方公里边境辖区和近200公里边境线的管控任务。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边境巡控,边境巡控队员每10天就要完成一次闭环式的实地巡查。

常年大雪封山,茫茫白雪加上高原强烈的紫外线,让长时间雪地巡查边境一线的移民管理警察大多患上了雪盲症。白天,眼睑红肿,疼痛,无法睁开眼睛,止不住的流眼泪。夜晚,大家又被病症折磨的无法入眠。

图片

“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知。”是法显在《佛国记》中对瓦罕走廊的描述。为了改善环境,最先来到派出所的那一批戍边人就曾在营区周边种了很多杨树,经历几十年风雪,现在长的都有十来米高,高高的光秃秃的树干,风吹树摇,树枝与树枝碰撞地啪啪作响,这是专属于瓦罕走廊的苍凉之音。

移民管理警察王超说:“在排依克边境派出所的这五年里,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些树长出绿叶,可它们实实在在活在这里!”

高原土壤碱性大,为了建成属于自己的“小江南”。大家伙就在几十公里以外拉土,一遍一遍地换土排碱,经过反复实验,种活了芭蕉、莲雾、柚子、柠檬等植物。

如今这群来自全国14个省份,平均年龄不足26岁的移民管理警察,在瓦罕走廊派出所的阳光温室里种出了诱人的热带水果。

图片

派出所围墙的一角,还开辟出一块留言墙,大家将自己的戍边志写在石头上,再用水泥牢牢地嵌进墙里。有的写祖国万岁,有的写戍边光荣,有的写我爱瓦罕……

图片

当年,玄奘法师翻越帕米尔高原时描述到: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如今,看着那帕米尔高原上行走的风雪戍边人,一代接着一代,用静默和坚韧,扎根在千年沧桑古道上,已然成为了这万山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