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3年官司,如果不是这一系列的调解,亲情都快没了!”
“这一系列的普法真是及时雨,为企业营造了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
从把脉会诊疑难杂案到调解重大矛盾纠纷,从开展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有一支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队伍,活跃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一线,他们“会诊”可明察秋毫,“把脉”会抽丝剥茧,“把关”能以策万全。
搭好台
打造法治工作“大智库”
7月6日,家住第一师十团八连的拆迁户李某,欣慰地在调解协议书上签了字。2020年因对政府房屋拆迁补偿不满,李某一直拒绝签订拆迁协议。2023年,师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解开了李某的心结。
李某激动地说:“师里首席法律专家来给我解答,还有啥不满意的!”
师市从法学会会员中,推选知名度高、具有权威的首席法律咨询专家123名,名家云集、群英荟萃,既有专家学者,也有实务工作者,还有法律专业人士。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党委、政府重大政策决策、重大风险防范和重点案件化解,为化解基层矛盾提供法律支持,成为法治建设的重要措施。
“做政府的法律顾问既是‘万金油’,也是‘救心丸’,针对疑难杂症和重大问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来解决。”
师市法学会会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张勇介绍说,2023年以来,建立师团连三级联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首席把脉、专家会诊、各方参与”的“六位一体”工作模式。
自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以来,妥善解决了征地拆迁、环境保护、乡村治理等方面20余起重大案件,既为党委政府排忧、为人民群众解难,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建好制
实现专家参与“全过程”
“可采取一元起拍,以最大程度清偿破产债权。”
“专家组已将建议向阿拉尔垦区检察院、师公安局、师市应急管理局等单位予以转达,以便在工作中对企业产权意识保护更加重视。”
不久前,在师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上,师市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新疆塔里木律师事务所许建业律师 ,就法学会委托论证的相关法律事项作出如上答复,并宣读了相关法律意见书。
法治的温度,体现在对民众关切的积极回应上。师市法学会以深化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为抓手,注重制度完善集成,着力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规范化、科学化,优化专家服务模式,按照专家特点、擅长领域分别组成刑事、民事、行政和矛调等法律咨询专家小组,实行“部门单位点单—法学会派单—首席专家接单—专家团队办单—双向反馈评单”服务模式,促使专家服务精准高效、良性互动。
首席专家主动融入师市中心工作、服务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勇担维护稳定的 “先锋队”、充当法治师市建设的“智囊团”、做好疑难案件化解的“参谋员”、助力法治宣传服务的“引领者”,架起专家团与社会治理的“连心桥”,把法律供给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
答好卷
助推法治建设“高质量”
进校园、开直播、入厂区、到田间……作为首席专家,一师中级法院法官康常荣一直奔波在普法路上。康法官说:“作为首席专家,我们普法的对象从学龄儿童到耄耋老人,普法地方从机关到田间,就是为了助力形成全社会大普法格局,让法治精神深入百姓心中。”
在金银川垦区,首席专家、法官何明贤在依法审理涉企纠纷的同时,立足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带领团队与民营企业“一对一”对接,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是提升治理效能、打造平安环境的重要载体,是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举措。法学会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作为法治实践和法律服务平台,“一事一专班”“一事一方案”“一事一专家”,组织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全程参与合同谈判、审查、修改,用解放思想的“金钥匙”,以为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助力师市经济发展。
参与企业、团镇清收经营性账款1.64亿元,对105家企业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排查企业开办、融资等法律风险300余条,出具法治“体检报告”,持续护航企业良性发展。在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法治精神、法治信仰在师市深入人心,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已然形成。
心中有民,脚下有路。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建得起、用得上、行得远,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成为依法行政的“把关者”,重大风险的“防火墙”,疑难杂症的“专家诊所”,为新时代平安师市建设增添法治底色,提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