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以法护航未成年人健康上网

发布时间:23年08月07日 信息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编辑:李 忠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事关千千万万家庭幸福安康。各地各部门始终坚持在法治轨道上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为孩子们筑牢网络保护的法治屏障,以法护航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和清朗的网络空间。 

近期,司法部、国家网信办专题研究审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加快推动条例立法进程。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为网络素养提升、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范等事关未成年人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提供更加全面、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96.8%,79.8%的未成年网民具有网络安全意识。同时,报告也反映,有38.3%的未成年网民遭遇过不良信息,31.9%的未成年网民使用家长账号玩过游戏。如何守护好未成年人上网的清朗空间,成为构筑网络安全的重要课题。

未成年人网络安全问题不可小觑。今天,网络早已成为未成年人生活的一部分,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了创造力和好奇心,既是未成年人认知社会、探索未来的广阔舞台,也是影响未成年人思维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场域。当前,互联网在给青少年带来数字机遇的同时,也衍生了大量问题。网络信息内容良莠不齐,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欺凌等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近年来,我国不断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律屏障,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体系。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网络保护专章,对未成年人网络信息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作出全面规范;去年5月,中央文明办等4部门联合发布相关规定,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此次,《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就网络素养提升、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范等问题作出更为细致的规定,把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成熟做法提炼总结并上升为法规制度,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体系、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网络平台、家庭、学校等各方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撑起未成年人的网络晴空。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全方位搭建网络保护平台,清理处置涉未成年人违法信息和账号,对网上涉未成年人的突出乱象坚持露头就打、高压严打,加大网络执法处罚力度,形成有力震慑,坚持管苗头、管源头,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落到实处。网络平台企业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不断完善未成年人防沉迷、青少年模式等管理系统,提高系统辨识度,优化算法推荐内容,切实提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阻断不良及消极负面信息。此外,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作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凝聚各方力量,努力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为未成年人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事关千千万万家庭幸福安康。各地各部门始终坚持在法治轨道上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为孩子们筑牢网络保护的法治屏障,以法护航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和清朗的网络空间,就一定能共同画好未成年人保护“同心圆”,促进他们更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