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我们生活的变迁】从“地窝子”到楼房

发布时间:22年06月27日 信息来源:第九师164团 编辑:李 忠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郭富强

“今天住上这么宽敞、明亮的楼房,这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现在我的两个孩子在团里,他们经常过来。每每看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我都觉得过去的辛苦都是值得的。”说起60年来的发展变化,一六四团三连82岁的退休党员马金付老人总是很有感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961年,当时20岁的马金付,经过了30多天的颠簸,穿过一片又一片荒凉的白茫茫的戈壁滩,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马金付老人告诉我,就在下车后的那一瞬间,他的心凉了半截。马金付老人说:“当时想这哪是什么房子啊,就是地上挖个坑,芦苇草铺顶的‘房子’。遇到刮风天气,尘土直往下掉,只好用布蒙着头睡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地窝子”的顶几乎平行于地平线,如果不是家家户户的“地窝子”上立着一截土块烟囱,走在房上,根本不知道下面是住人的房子。住“地窝子”,最怕遇到下雨天气,一旦灌进雨水,就要赶快拿水桶、脸盆往外端积水,否则“地窝子”被水一泡就会倒塌。“地窝子”只有一个小小的天窗,房子里白天几乎是黑的,马金付老人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地窝子”里,生活了一年多的时间。

陪伴整整三十年的土房子

直到1962年的春天,老人现在还清清楚楚的记着,那天刚好是“三八妇女节”,老人跟随连队一起来到塔城边境,执行任务。

在这终于盼到连队要修建土块排房了,马金付老人高兴得不得了,打土块修建房子的干劲可大了。马金付老人告诉我,为了快点住进土块房,每天天不亮,他们就到了土块场。

打土块是个特别重的体力活,端着模具倒土块是最累的;但是“苦和累”吓不倒我们,最要命的是吃不饱,没有力气打土块。马金付老人说:“当时每人每月只有25斤口粮,顿顿吃高粱、苞谷面窝窝头,吃咸菜、土豆、白菜“老三样”,除了过年其他时间很少能吃到肉了。”

为了能填饱肚子,老一辈军垦职工们在饥荒的困难年代,想出了很多办法。大家还就地取材,制作出人造食品,如把玉米芯子磨碎掺和一定的面粉做粗质饼子;把甜菜渣掺和在玉米面里,蒸出来的馍馍带点甜味,这些在当时可算是比较“下饭”的食物了。

摄于一六四团二连 郭富强 摄

摄于一六四团二连 郭富强 摄

当年秋天,在众人的努力下,十栋联排窑洞土房建成了,马金付老人分到了一套13平米的土块房,和“地窝子”比起来,土块房光线好了许多,也不潮湿,再也不用遭受“房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罪了。

马金付老人笑着说:“当时的房子不能和现在的比,可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毕竟‘地窝子’变成了土块房。”老人回忆道,居住环境有了改变,但家里穷,不要说家具了,木板上面放些麦草,再铺上褥子、被子,就成了一个床,把麦草捆成两个小捆捆,用布包起来就是枕头。

过了几年连队又规划修建了土房子,老人回忆道,记得当时土房子还比较紧张,一间住两户人,中间用帘子隔开,一家干啥另一家全知道,不过当时大家都相互帮衬,相处得特别好。这一住,土房子就陪伴着马金付一家整整30年。   

摄于一六四团三连 郭富强摄

摄于一六四团三连 郭富强摄

从土块房到砖房

1992年,连队统一规划修建砖房,这才真正告别了“地窝子”和土块房,一家五口如愿以偿的住进了红砖平房,虽说才38平方米,还没有自来水,但通上了电,烧上了煤,到团部还有班车,住在红砖房里感觉可舒服了。

随着团场的发展,马金付老人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吃上了自来水,春夏秋冬新鲜蔬菜、水果样样有。儿子女儿相继长大、成家立业。马金付和老伴再也不用像从前那样天天计划着如何从牙缝里省着过日子。

一六四团鸟瞰图

一六四团鸟瞰图

从红砖房到楼房

2013年,马金付老人花了4万多元钱,在团部购买了一套54平方米的楼房。楼房里阳光透过窗户,整个房间显得格外明亮,在阳台上看外面的风景更是一目了然;干净的自来水直接通到家;冬天取暖再也不为生火烧炉子而烦恼,想洗澡,一扭开关,热水直下。

如今,马金付老人82岁了,身体还算硬朗,每个月领着养老金。夏天马金付老人两口子还是回连队住在砖房子里,老人说老伴平房住习惯了,还是觉得住在平房里舒适一些,白天还能种种菜,收拾收拾院子,傍晚可以和老友们一起散散步、聊聊天。

“地窝子”里的风雨

“地窝子”里的风雨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老人都很健谈,最后这位见证了60年来兵团九师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变化的老军垦对我说:“现在我们不仅住上了楼房,大部分家庭还都买了小车,这生活条件和当年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从“地窝子”到楼房,这是以前想都没想过的生活,几十年前党和国家号召我们来新疆时所描绘的美好生活,我们今天终于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