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政务网

葡萄地里的法庭:“巡回审判”也是“为民解难”

发布时间:20年04月29日 信息来源:兵团政法综治网 编辑:兵团政法委员会
【字体: 打印本页
作者:哈密垦区法院

“巡回法庭将法庭设在了群众家门口,可以有效避免诉累,而且将法庭开到案发地,便于当地民众进行旁听,加强民众对审判活动的监督。”

——清华大学教授张建伟    

国徽,在葡萄架下闪耀

4月21日,柳树泉农场解放坎的一处葡萄地里,一沟沟整齐的葡萄架上,新抽出的葡萄嫩芽甚是惹人喜爱。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的葡萄地里多了一抹耀眼的红色——一块悬挂端正的国徽和一条写有“哈密垦区人民法院巡回法庭”字样的横幅,那是哈密垦区人民法院为了方便葡萄种植户参与诉讼,临时搭建的简易“审判庭”。

葡萄地边,法官、书记员、司法警察席地而坐,原被告双方分别坐在两旁,一场简易却不失庄严的案件庭审就这样开始了。

这是一个系列的四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经过前期对案情的掌握,法官古海尼沙发现这四起案件案情简单,矛盾焦点集中,决定先行调解。

从上午11:30到达葡萄地边,到下午18点整,这四起案件全部达成调解协议,四被告当场履行案款,原告也在收到案款后立即出具了收条,四起案件“完美收官”。


巡回送达,让群众少跑路

    如果说巡回审理是哈密垦区人民法院落实“司法为民”的一个缩影,那巡回送达就是“司法为民”的一扇窗。

除了“让法官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外,2019年,该院还进一步完善司法为民工作机制,从“便民、利民”的角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司法需求。

4月21日下午18:30,古海尼沙法官带着书记员、司法警察来到柳树泉农场四连,在连队工作人员的协助调查下,终于找到被告曹某的新住址,成功送达了两起案件,并借此机会深入了解了案情。

看到法院干警不辞辛苦地东奔西跑,只为解决一起因自己而起的纠纷,曹某显出了一丝歉意;面对法官耐心细致地释法析理,曹某为之动容,主动表示愿意想办法尽快支付欠款,并希望与原告达成调解。

在连队查询被告人下落

成功送达

    把当事人的困难放在心上,“巡回审判”也是“为民解难”

这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承办法官古海尼沙得知被告阿某居住在距离柳树泉人民法庭近五十里远的柳树泉农场五连卡娥村,且家中妻子右腿残疾,出庭应诉极为不便,遂决定“背着”国徽到其家中巡回审判。

新疆哈密地区,素来干旱少雨,春季尤甚。四月的柳树泉,也常遇风沙天气。

4月22日,在古海尼沙法官一行赴柳树泉农场办案的路上,突发沙尘暴,警车在漫天沙尘中行进,能见度不到十米。但恶劣的天气丝毫没有阻挡办案人员的脚步,“既然出来了,再困难也要把案子办完”。带队的古海尼沙法官不时给队员们打气。

一张桌子,几张凳子,在庄严的国徽下,一个简易的巡回法庭被搬进了当事人家中。

被告阿某称,妻子在交通事故中受伤,丧失了劳动能力,自己也疾病缠身,无法干重活,每月还要花费上千元的医药费,所以拖欠杨某的农资款至今未付。当天上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庭前调解和法庭审理后,该案得以调解结案。

    夜间审判,为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点一盏明灯

    4月22日,经过干警们一天的忙碌,三起买卖合同案件得以成功调解,当事人当庭履行了案款,案件没有留下一丝“隐患”。

晚上21:30,干警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法庭时,已是万家灯火。提前约好的两起民间借贷纠纷的当事人已在柳树泉人民法庭门口等候。法官古海尼沙拍拍裤腿上厚厚的尘土,大步走进法庭,准备开始夜间审判。

巡回审判效果好,主动履行找上门

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团场职工复工复产不受诉讼活动的影响,哈密垦区法院自3月9月复工以来,主动克服案件数量剧增带来的审判压力,积极调配干警送法下基层,全方位开展巡回审判工作,获得了团场职工群众交口赞誉。

4月23日早上10:00,一起在巡回审判过程中经过法官调解的被告亚某某、吾某某敲开了柳树泉人民法庭的大门,主动履行了其与原告杨某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的案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