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法建设/政法文化/五湖四海聚兵团
读书 可以让人自带光芒
发布时间:18年04月24日    信息来源:兵团监狱管理局    编辑:
【字体:    】   打印本页    
作者:杨时梅、赵飞、孔秋阁

读书 遇见最好的自己

世界上的一切书本

不会有幸福带给你

可是它们秘密地叫你

返回到你自己那里

 

那里有你需要的一切

太阳 星星和月亮

因为 在你的内心里

藏着你所寻求的光

 

你在书本里寻找了

很久的智慧

现在从每一页里放光

因为现在它们才属于你

——摘自《书》(德)赫尔曼·黑塞

 

电子书已经流行二十多年,我仍喜欢读纸质版的书籍,纸质版的书籍有触摸感、有墨香味,还有对书的一颗虔诚之心,还有那午后半躺着沙发,手捧着书,被阳光暖暖地照着的惬意感。

读书曾有“有用之书”和“无用之书”的说法。“有用之书”指的是为了升学、考公务员、考证等书籍,“无用之书”就是相对“有用之书”而言,没有实际用途的书。不管是“有用之书”,还是“无用之书”,都是对我们有用的,有的在表面,一下就可以看出来,有的是潜在的,就像陈酒存放的越久越醇香,很久才能把它的作用发挥出来,正如三毛所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体会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在鲁迅的小说里,仿佛看到了他在黑夜里苦苦思索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孤独背影;在福尔摩斯的侦探集里,体验到逻辑推理的思维能力;在“四书”里,品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在《史记》中,感受忍辱含垢、历尽艰辛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唐宋诗词中,欣赏中华诗词韵律之美。徜徉在书的海洋,古今上下求索,从中邂逅知音,产生共鸣,在跨越千年的著作里找到灵魂的契合点。

于我而言,在书中,我们不仅获得了知识,开拓了眼界,积累了人生经验,激发了写作灵感,更是感受了文人的风骨,无论是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吕不韦、韩非子,(“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作。”)还是司马迁、李白、张海迪、史铁生,他们用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书写属于他们的人生传奇,更是指导我们在纷杂、浮躁的世界里,克服种种困难,找到人生目标,勇往直前。

朋友们,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遇见最好的自己;繁忙的日子里,闻着书香,追求着诗意和远方。

读书 也是一种优雅

翻开日历,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读书日,提起笔,感念颇多。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为了金榜题名,行万里路就是大展宏图,学为所用。古人读书,有匡衡的“凿壁借光”,“孙康映雪” ,“车胤囊萤”,还有苏秦的“锥刺股”,孙敬的“头悬梁”,这些都是古人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刻苦读书的典故。

古人读书,书卷常随身,而现在,手机成了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上各种读书软件层出不穷,打开手机阅读软件,什么样的书都有,历史的,人文的,社会的,科学方面的著作应有尽有,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言情、魔幻小说。但我终究不喜欢这种阅读方式,即使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我总觉得电子书缺少了纸质书的一种厚重感,不是重量,而是书中所包含的精粹,还有对书的一种执念。别人旅行,总是带很多吃的,玩的,而我旅行,总要带一本书,叫饮水词,不管身在何处,只要它在床头,我就会觉得很踏实,孤独的时候,拿出来看看,会瞬间释怀;心烦意乱的时候,抽出来读一读,也会让我平静下来,书就是在我闹小情绪时的一副良药,是我孤独时暖心的陪伴。

我喜欢收集书,看到喜欢的书,总要买回来或想方设法借回来,之后却很少去翻,以至于书都尘封在柜子里很久了,才想起“哦,我还有一本书好长时间没翻过了。”母亲每次收拾屋子,看到书柜里落满灰尘的书总要唠叨我几句,“你看你,买了这么多书也不看,真是白白浪费钱”。这时候我总是拿起书假装的翻着说:“这不是再看嘛!”

我读书的习惯,得益于小学一位语文老师,她中等身材,戴一副宽边眼镜,脸上经常挂着严肃的表情,让人觉得有一种不可侵犯的威严,班里的学生都很敬畏她,上她的课时都坐的板板正正。她的教书方法也很特别,不让我们拘泥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经常从校图书室借一些课外的闲书给我们看,多以人物传记为主,看完后还要写一篇读后感,在课堂上大声的朗读出来。我清晰的记得她给我的第一本闲书就是辛弃疾传,当时没接触过宋词,也不知道辛弃疾是谁,就凭着少的可怜的知识储备懵懵懂懂的读完了这本书,把其中拗口的词句抄在一张纸上,在课堂交流的时候惺惺作态的读出来,尽管不知道这些词句是什么意思。直到上了初中,学习了宋词,对辛弃疾浓厚的兴趣让我在学习中更加主动,如鱼得水,迅速在同学中崭露头角。这时我才知道,以前不求甚解的读书,也会在你日后的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你。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而我更多的是通过了书结交了许多喜欢文字的书友。喜欢旅行,喜欢在火车上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读书,喜欢看着车窗外行走的风景若有所思的感觉,偶尔有志趣相同的书友坐在对面,不聊别的,只聊一聊书中的趣事,就让人觉得不虚此行了。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而我读书,经常不求甚解,不是因为懒于思考,而是不喜欢咬文嚼字。读过一本书,我不会过分苛求对书中的细节的理解,而是更喜欢对作者整体脉络的把握,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了然于胸,这是我所追求的。我喜欢历史小说中的磅礴大气,也喜欢言情故事中的儿女情长,喜欢苏东坡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洒脱,也喜欢李清照的“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娇羞。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徜徉在书的世界,是人生的一大幸事,也是实现人生理想的捷径。

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也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世界读书日,让我们徜徉在书的海洋,让读书,成为一种富有的优雅情趣吧!

读书 可以让人自带光芒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觉得身边那些爱读书的人很“可怕”。就像不知道宇宙从何而来,只会经历世事沧桑变化。

我害怕和他们交谈。一开口,自己就像一个透明的气球,空洞的脑袋无法隐藏,轻轻一碰便无所遁形。我自认为是个有内涵的人,我知道春天来了要刮沙尘,高空抛物会有人受伤。而他们,从美食到经济,从八卦新闻到社会趋势,甚至空中飘落的一片树叶,他们都能对重力加速度侃侃而谈。相较之下,我意识到,我所有的内涵,不过是最通俗的认知罢了。我最值得骄傲的,也只有毕业论文里被导师顺手标注的某段论述。我就像一台老旧的收音机,永远只有那么几个频道。

我害怕和他们出游。当看到一朵花开,我会惊呼“哇,好漂亮的花”。而他们却吟诵出了“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当看到天边一群飞鸟,我会脱口而出“看,好多的鸟,还排了个‘人'字呢”,而他们却冒出一句“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当看到一池春水,我会指着水面的野鸭子问“你们说这些鸭子会不会下蛋”,而他们用“江海游空阔,池塘啄细微”回应了你。瞧,这些读书人多“可怕”,他们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着自信的光芒,他们的骨子里充满了诗情画意,路边的一纸碎片,他们都会认为那是调皮的天使不小心扯烂的衣角。他们因自信所散发的魅力,就如阳春白雪般耀眼,在他们面前,我活脱脱成了下里巴人。

我虽害怕爱读书的人,但也真的羡慕和钦佩爱读书的人,尤其是一直读书的人。

有人说,人类学会阅读,世界上才冒出了许多的学问,也因为人类有了读书的学问,人类才更爱读书。读书让人们身上自带了一种光芒。于丹说: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而精神和生命的化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籍的滋养和浸润。无论是外表的修饰,还是内心的修炼,她们无不涉猎,从美容瘦身到专业理论,从婚姻家庭到流行时尚。优雅的谈吐、清丽的仪态,端庄坐姿、洒脱的来去,天然的质朴与含蓄,让她们像水一样柔软,像风一样轻柔,像花一般绚烂。岁月赋予人们各自的精彩,而书才能让人们真正的拥有自我。就像爱读书的女人,有着任何化妆品都堆砌不出的优雅,被书海浸泡出的智慧和通透,是一种经久不衰的灵魂香。这样自带光芒的女人,让我觉得自惭形秽。

爱读书的人,比我幸运。当我抱怨命运不公时,他们从书中找到了温柔的安慰;当我被寂寞包围无法挣脱时,他们与书为友,从书中获得慰藉;当我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时,他们已然满腹经纶。

爱读书的人,他们会轻易抚慰我的不安;爱读书的人,他们会包容我的无知;爱读书的人,他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俯视世界,以王者的姿态在我面前闪耀。我害怕爱读书的人,更羡慕爱读书的人,因为他们是有智慧的人,渊博的人。

在这个手机等电子产品主宰生活的时代,在车水马龙的都市里,在乡野漫漫阡陌之上,爱读书的他们,安静了岁月,爱读书的他们,退却了喧嚣。情深意重换不来岁月温柔,但读书人翻页时的样子,该是最美的姿态。这种姿态就像一束金色的光芒,闪亮了所有喜爱读书人的眼眸。

相关新闻